笔趣阁

笔趣阁>高门寒婿的科举路全文阅读 > 第 263 章(第1页)

第 263 章(第1页)

公文一经昭告天下便让文人士子们热血沸腾,从京城到边陲,但凡有读书人的地方,都能听见对此事的高谈阔论声,很快秋尽冬来,腊月里下了好几场大雪,像是送先帝萧敏一程,又或是瑞雪兆丰年,赠与新帝萧福满的祥瑞,更让人惊喜的是到了年三十,风雪停了,家家户户守夜后在怀佑元年元日黎明时分打开家门,只见一片彩霞迎曙日,万条红烛动春天,太平之紫气东来,令人不禁要说一句:“定是个好年头啊。”

等家中的九九消寒图快要涂满时,读书人收拾行囊,从各地提前进京赴试,所到之处官府招待食宿,有乡绅还会赠赶考的人衣衫财物……那些从前不得志愤世嫉俗的也闭了嘴,只一味赶路,心中所想皆是怎样写出务实的文章。

等到了京城,看着街肆上车水马龙,商行鳞次栉比,有人掩面痛哭:“盛世可期,盛世可期啊……”

这场时隔五年的恩科由沈持出任主考官,六部尚书任副主考、翰林院学士薛溆、礼部侍郎林瑄、大理寺卿冯遂等往届三鼎甲任阅卷官,声势尤为浩大。

且前头因先帝之病耽误了科举,这次新帝下诏——自然是沈持的提议,杏榜酌情增加录取名额,往年取士二百出头,今年拟定三百余人,彰显朝廷广纳贤士的诚心。

从二月初九开始在国子监会试,到三月初贡士放榜后,沈持才算睡了一两夜安稳觉,缓了口气又率考官、阅卷官天团出殿试策论的题目,经过好几天商议,最后这次策论的题目定为“刑赏忠厚之至论”,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之“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1”。

……

三月二十五日今科策论考完之后,国子监的阅卷楼中熏香袅袅,茶香四溢。考试已进入阅卷环节,林瑄、冯遂等人负责文章初审,发现优秀文章再推荐给沈持。

阅卷的头一日旁晚,林瑄随机拿到一张试卷,读了一遍后赞了一声,又读一遍,竟更加叹服于这篇文章的用词和剖析说理。在试卷中,考生层层铺垫层层递进地阐明君主刑罚当以惩戒后来者的理念,强调“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,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2”。在他看来,这篇文章文辞简练且说理透彻,晓畅易懂又磅礴雄健,简直“有孟轲之风”,于是如获至宝般赶紧分享给冯遂,冯大人看了之后也叫绝,进而推荐给沈持。

沈持浏览良久,目光也流露出惊艳,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啊。文中有一句“当尧之时,皋陶为士。将杀人,皋陶曰‘杀之’三,尧曰‘宥之’三”3,他不知此典出自何处,请教了林瑄才晓得,心中颇觉惭愧,只道学海无涯,天外有人。

这篇文章出自江南大族薛家的子孙薛幼成,是薛溆的族叔,大概是人小辈分大,此子不过十九岁。

再看下去,能与薛幼成文章媲美的不在少数,不同流俗的少年才俊真多。阅卷官是越看越兴奋,秉烛彻夜阅卷,丝毫不知倦怠。

……

四月初放的杏榜上,三百二十位

不懂他们说话,岂不是给你丢脸?”

小皇帝哭笑不得:“好好好,过一阵子就给母后请个女夫子,让母后念书。”

忽然。

外头传来“咚”的一声,旋即传来几声嚎啕大哭,原是沈明彰摔下去跌倒在地上哭了,娘俩连忙出来,宫女已将小丫头扶了起来:“娘娘,陛下,奴婢该死。”

郑太后把哭花了脸的沈明彰抱起来:“你老实一会儿罢。”

小皇帝见她把太后身上蹭得都是黑印子,又气又好笑:“等你长大了再让沈相和史将军揍你。”

小丫头止住哭声一挑眉,气鼓鼓地对他磨了磨新出的乳牙。

好在习武的时辰到了,史玉皎已在校场上候着,小皇帝习武去了,等他们操练完,史玉皎来接沈明彰,郑太后又留她们娘俩坐会儿:“听说沈相打小养了条狗,明彰出生后才不在了。”

“呀,这点儿小事都传到太后娘娘耳朵里了,”史玉皎微愕:“是,有这么回事。”

郑太后给左右摆摆手,两个宫女出去,一会儿又提了个篮子进来,里面装着一条腊肠幼犬,圆头圆脑,又憨又机灵,她说道:“带回去给明彰养着玩儿吧。”

史玉皎见沈明彰已将小犬捞起来抱在手上了,只得拉着女儿谢恩:“谢太后娘娘。”

郑太后摇摇头:“说多少次了,史将军用不着这么客气。”

……

六月天气热起来,一日沈持去翰林院,见院中地方紧张,新科进士们挤在一团办差,盛夏里非常辛劳,遂上书皇帝在宫中另设弘文馆,从翰林院优中选优,择数十人日夜轮流值守,要是小皇帝下朝之后有什么事情,或者紧急奏折送往宫中,可以召这些人来商议对策,对朝政做出决断,甚至兴致来了还可以与他们“畅文辞而咏风雅”,吟诗作对……说白了,相当于给小皇帝选一批私人幕僚,既能让小皇帝慢慢学着主政,又能分散左右丞相的权力,还能集思广益,几乎是个三全其美,不,四全其美,毕竟谁能入弘文馆,时常伴君左右,于日后的仕途那是再有助益不过的。消息一出,有人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抱负,还有人恨不得自己晚生些时候,遗憾怎么就没赶上这大好的机会呢。

而对沈持而言,一阵子后,小皇帝习惯或者发掘这些英才辅佐的好处,才不会过分依赖他。

不过,对于开设弘文馆,又有人解读为沈持怕树大招风功高盖主,用这种方式将权力遣散出去,免得招来小皇帝的忌惮。

可对于当事人沈持和小皇帝来说,他们从来没功夫去想这些事,一个每日睡不足,得空想打个盹,一个忙得像陀螺,只想赶紧栽培一拨贤士帮着干活。

所幸弘文馆很快顺利开设,选进去的英才个顶个的管用,他终能偶尔躺平一日半日。

上天眷顾大昭朝,新皇登基三年以来风调雨顺,外无战事内无饥馑,国库里的银子渐渐堆积如山,民间百姓家中的米面新粮进来旧粮还未吃完,常有百姓到处借狸奴抓老鼠看粮仓……

在江南等本就富饶之地,已初显“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4”的太平盛世之象。

而这年,怀佑四年对沈持来说,却是个奔波之年。

九月秋风乍起时,他的祖父沈山过世,享年八十七岁,高寿。他告了假,带全家回秦州府禄县奔丧。

至亲过世,对于官员来说,还涉及丁忧一事,所谓丁忧,是说官员在家中亲丧时辞官守孝,在当朝,丁忧属于自愿,你想辞官便辞了去守孝,不想的话,奔丧后继续当你的官,不作为攻讦他人的理由,是以丁不丁忧全看自己想不想。

但是令所有人震惊的是,沈持上书请求辞官,回乡丁忧三年。

皇帝时年十七,已能亲政,但他看到折子后还是很慌,拉着沈持的衣袖:“沈相,你走了朕心里没底,何况三年太久了,朕和母后都离不开你。”或许是习惯了犹如定海神针一样的沈持在朝,又或许,还有种别的情愫吧,他自己也说不清楚。

沈持:“陛下说笑了,陛下知人善任从善如流又聪慧至极,亲政没什么可忧虑的。”

小皇帝十五岁之后他便不再说教,免得爹味太浓惹人嫌弃。

“朕还有很多事情要沈相做主呢,”小皇帝见留人不成,又拿出撒泼打滚的耍赖姿态:“朕还未选皇后,还未成家。”

沈持:“……”

这是想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重生嫁给渣男死对头,我强得可怕  夫君是反派?逃荒路上我杀疯了!  魂道传奇  重明仙宗  相亲当天,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  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  重生嫁王府,疯批世子五岁半  快穿:绝嗣大佬日日都想和她贴贴  开局把自己上交:咱妈使劲宠  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  四合院:从北平围城开始  红楼大当家  重生逼婚为后,嫡女血洗京城  陆九卿墨箫  卖妻求荣?踹渣男嫁新帝荣宠后宫  鸿图劫  1978合成系文豪  诡秘:给愚者先生提前刷了逼格  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  我有一座镜像屋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